高校毕业论文使用知网检测系统以后,知网检测系统会生成一份论文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上面有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和去除引用以及去除本人等的文字复制比。目前来说,国内高校都是采用检测报告上面去除本人以后的复制比作为最终的参考结果。但是每个高校对论文复制比的数值都是不一样的,多数是控制在百分之5到百分之30之间。但是只参考知网检测系统的结果来判断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是不科学的。
一方面文献数据是非常庞大的,知网检测系统的文献数据就算覆盖面再广,也不可能收录了世界上所有的文献数据,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专著;另一方面,知网检测系统本身对图表、公式等的检测能力有限,不可能检测出学位论文中存在的所有学术不端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知网检测系统只是提示论文是否存在复制,并不能分辨是合理引用还是抄袭。
那么如何合理的结合知网检测报告上的重复率结果来判断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是各大高校机构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检测报告上的复制比是起到参考作用,对于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是需要人工去判定的。
(1)专家是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判定的主体。专家可以参考检测报告单对学位论文进行整体分析,对复制部分是合理引用还是恶意抄袭进行分辨,从而对学位论文水平作出判断。著名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先生认为,“‘复制’与‘抄袭’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由百分比来当主裁判。凡是符合学术规范的,复制率到底容许高到多少,不应作硬性规定;而作为特殊情况,‘集句’诗词的复制率为100%,更是无可非议。反过来看,复制率低的,也不能随便忽略”;“关于‘复制率’,不能简单化,不要一刀切。在检查‘复制率’之后,应该还有一个重要步骤,这就是,专家的权威性鉴别”。就是说,并不是复制比高的就一定有问题,复制比低的就一定没有问题,是否有问题还要依靠专家的鉴别。
(2)在强调专家主体地位的同时,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复制比例规定专家介入的程度。比如复制比在10%以下的,由导师进行鉴定;复制比在10%~30%的,由导师组或学科组鉴定;复制比在30%以上的,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等。复制比越高,专家介入的程度就应该越高。对专家给出的鉴定意见,学位授予单位要充分认可。对于复制比虽然很低但专家认为属于抄袭的,应按抄袭处理;对于复制比虽然超过一定范围但专家认为属于正常引用的,应按合格论文处理;对于有争议的学位论文,应由三位以上专家讨论鉴定,签署是否合格的鉴定意见。所有专家鉴定结果都应形成书面意见并存档备查。
.—— END ——.
下一篇:知网论文检测系统的局限性